赣医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赣医要闻

“永远的红医” 情景思政课在师生中试讲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钟世华 文/图发布时间:2023-06-25阅读次数:

6月21日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打造的“永远的红医”情景思政课在二教音乐教室进行试讲。学校党委副书记曾泽鑫亲临指导,学校党委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廖志平、全体思政课教师以及学生代表200余人共同聆听了这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红医精神育人是我校思政工作和思政课建设的鲜明特色。多年来,我校高度重视红医精神的传承,不断探索和创新红医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新路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在以“红医精神育人”为抓手开展大思政课建设上积极探索。此次情景思政课正是我校大思政课建设的一次创新实践。大家以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的方式,紧紧围绕“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艰苦奋斗、勇于开创”的红医精神,从“信仰之光、医术之道、医者之魂、开创之路”四个篇章,回顾中央苏区时期,兵燹纷起、战乱频仍的艰苦条件之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人民群众开创医疗卫生事业,选取若干红医战士的典型故事,并从中寻找红医精神的铸就密码。

张莉芳老师以“信仰之光”开篇,卢婷老师真情讲述了红军女战士、著名的革命烈士、红色医生的先驱者——唐义贞的故事,揭示了红医精神铸就的第一个密码——无数革命先烈用坚定信仰奠定的。

刘孝杰老师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培养的第一名女军医韦荣刻苦专研医学知识的故事,通过同学们模拟演绎广播剧《韦荣学医》,生动地阐释了“医术之道”,揭示了红医精神铸就的又一个密码——无数红医战士用精湛技术锤炼的。

罗小燕老师讲述了为中央苏区卫生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医院、并把自己多年积累的2000多银元全数兑换成了苏维埃币的“苏区第一个模范”傅连璋的故事,这是“医者之魂”,同学们以情景剧《傅连暲救治陈赓伤腿》,再现了苏区时期,一批批红色医务人员不畏战争的艰险,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的故事,揭示了红医精神铸就的第三个密码——无数红医战士用仁心仁术、无私奉献筑牢的。

刘修发老师向现场的同学们提出了三问“缺药怎么办?缺医务人员怎么办?缺医疗器械怎么办?”,讲述了红军军医学校李治教员的感人事迹,展示了广大红色医务人员艰苦奋斗、勇于开创的精神,面对缺医少药难题,苏区群众也是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想方设法帮助红军解决难题的“开创之路”,揭示了红医精神铸就的第四个密码——无数红医战士和人民群众不惧艰难智勇奋斗开创的。

田娟老师对“永远的红医”情景思政课进行了总结,该课程不仅揭开了“伟大的红医精神的铸就密码”,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启示,那就是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共产党领导,始终坚持人民的立场,始终坚持自信自立,始终坚持生命至上。

最后,全体师生起立,在《祖国不会忘记》的歌声中结束了整堂思政课。

党委副书记曾泽鑫对情景思政课进行了点评。他对情景思政课给予了充分肯定。一是教学内容体现了政治性,有益于帮助、引导同学们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明辨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坚定的政治自信。二是教学形式体现了多样性,课堂形式新颖,一课多师、师生同台团队式教学,融合了讲述、朗诵、情景剧等,历史人物真实再现,让思政课真正的“活”起来了。三是教学效果体现了教育性,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通过讲述红医故事,引导广大医学生铭记红医英雄,传承红医精神,争当人民健康的守护神,争做我国医疗事业的主力军。同时,他指出了情景思政课存在的不足,对主题的凝练、结构的优化、选用的案例、表现的形式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的要求。

课堂结束后,学院现场开展课程集体备课会,全体教师畅所欲言,分享了自己的观后体会,提出了课程需要改进的地方。廖志平在备课会上表示,这次情景思政课是以“红医精神育人”开展大思政课建设的一次尝试和探索,通过试讲,目的是让广大师生一起参与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打磨和提升课程。接下来,还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凝练剧本,合理地设计课程环节,精益求精地打磨好情景思政课,进一步凸显我校 “红医精神育人” 的鲜明特色。

这次试讲,在学生中引起了良好反响。2022级法学班黄岩松说:“我是饱含泪水听完了整堂思政课,这是我在大学里听的最有意义的一堂课,老师们也很有创意,居然可以通过历史再现的方式,让我们跨时空地感受到了红医战士的伟大,我们生在幸福的时代,更不能忘记历史,我们要传承好红医精神,做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有为青年。”

版权所有@赣南医科大学2018  备案号:赣ICP备13006999号
赣公网安备36079802000114号

通讯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高校园区 
邮编:341000